副指揮唐錦鴻先生 Mr. Terry Tong

副指揮唐錦鴻先生 Mr. Terry Tong

副指揮唐錦鴻先生 Mr. Terry Tong

唐錦鴻,1996年生於香港。唐氏在2020年及2018年分別獲頒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研究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數學學士,現於香港科技大學攻讀數學系研究博士。唐氏於七歲起開始學習鋼琴,於2013年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樂理證書,並於2016年以優異成績考獲倫敦聖三一學院專業文憑(LTCL)鋼琴證書。在聖樂事奉、合唱指揮、鋼琴演奏及聲樂上,唐氏先後受教於何世傑博士、李恩添博士、車遠強博士、劉彥昭先生、林思漢牧師、朱葆婷小姐及林浩恩先生。唐氏亦曾短暫學習流行爵士鼓。

唐氏於2011年及2012 年為中學合唱團男高音,隨團參與校際音樂節合唱項目並屢獲殊榮。蒙上帝之恩,唐氏自小跟隨母親參與教會聚會,及後於教會擔任司琴逾十年。現有鋼琴學生一名,不時在獨奏以外教授司琴技巧,將自己伴奏的經驗、彈奏時所需的觸感及樂理基礎傳遞。

唐氏於2016年加入中文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於2017-2018年擔任詩班長一職,並先後擔任司琴、聲部長及副指揮的職務。唐氏當時受時任指揮林思漢牧師及朱葆婷小姐栽培與啟發,從他們身上學習信仰與音樂的互動及賞析合唱作品的技巧與美,更重要的是親眼看到他們對聖樂事奉必要的真誠及盡心盡意,知行合一,於是受感,漸漸對大專聖樂事奉有所承擔。唐氏於2021年接任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指揮,致力與大學生探索合唱的可能性,也栽培他們的信仰及與他們同行,期望成為理解歌唱者及樂手的指揮。

分享

其他消息

共鳴基督徒詩班20周年音樂會 ——《Prototype原型》

日期:2023年11月11日(六)時間:晚上8時正地點: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以勒音樂廳票價:堂座$180/樓座$150(公開售票只有樓座門票,堂座門票請聯絡 ticket@resonance-chanters.org) 「Prototype」這個字源自希臘文「πρωτότυπος」(讀音「prōtótupos」),可翻譯為「原型」,一般是指由一個概念所產生最原初的演示。 共鳴基督徒詩班成立二十年來,不斷探索如何以合唱藝術回應上主在當下時代的計劃,由當初以協助各大專院校信徒成立聖樂團隊為己任,繼而為大專聖樂提供演出平台,然後成為大專團隊成員及導師的培訓場所。近年將目光擴闊至教會聖樂,希望發揚合唱聖樂藝術、推動粵語聖樂運動、培養教會聖樂領袖、豐富教會聖樂資源。 二十年來,無論團隊的事工焦點在哪,共鳴一直致力尋索並實現合唱聖樂的「原型」──一群委身於合唱藝術的信徒,願意持之以恒的與其他成員建立聲樂、音樂、信仰表達的默契,並不斷鑽研合唱技巧及聖樂理論,務求整個團隊不論在靈性及音樂造詣上均成為教會聖樂事奉者的榜樣。 除了「原型」(original type),「Prototype」在神學上也可指向「原形」(original form)。作為人類「原形」的阿當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藉十架的救贖,人類因罪而墮落的「原形」在基督裏得以恢復;在基督徒所盼望的永恒國度之中,人類的「原形」最終得以與主聯合,得享永遠的滿足。 因此,「Prototype」在神學的領域中關乎人類學(anthropological)、基督論(Christological)和末世論(eschatological)的特徵,指的是亞當、救贖主和被救贖者。 共鳴基督徒詩班二十周年音樂會《原型Prototype》將為大家帶來這二十年來見證共鳴成長的「金曲」,亦會為大家獻唱首演的聖樂作品。作品包括由劉永生、梁孟傑、胡永正、陳曉冬、區善騫等翻譯的粵語聖樂,由Knut Nystedt、Arvo Pärt、Sally Beamish、Alexander L’Estrange、Sarah Quartel等創作的近代合唱作品,及林思漢為是次音樂會創作、編曲的作品。

Read More »

詩歌介紹:《我豈會沮喪灰心》

作者:林思漢 《我豈會沮喪灰心》原曲為 “His Eye is on the Sparrow” (祂看顧麻雀),是一首福音詩歌。由馬丁太太Civilla(Civilla D. Martin, 1866-1948)作詞,加百列(Charles H. Gabriel, 1856-1932)譜曲。  馬丁兩夫婦認識Doolittle夫妻(Mr. and Mrs. Doolittle),太太臥病在床二十多年,而丈夫則需靠輪椅生活。在充滿艱難的生活中,他們仍然流露出因信仰而來的喜樂及盼望。Civilla因而問及他們在苦難中持守信仰的秘訣,他們回答:「我知主看顧小鳥,我確知主保守我。」(His eye is on the sparrow, and

Read More »

關於共鳴

共鳴基督徒詩班(Resonance Chanters),簡稱「共鳴」、「RC」。 共鳴事工焦點為以下四個方向:一、發揚合唱聖樂藝術二、推動粵語聖樂運動三、培養教會聖樂領袖四、豐富教會聖樂資源 共鳴源於二零零二年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之事工──「大專巡迴音樂事工」的一項短期特別計劃,希望透過組織詩班,召集有志於音樂事奉上帝的大專信徒,透過合唱形式鍛鍊詩班員事奉心志,並鼓勵大專學生於自己所屬院校成立聖樂事工團隊。至今共鳴已直接及間接推動並協助十隊大專聖樂團隊成立。 共鳴推動聖樂事工不遺餘力。詩班透過不同的訓練,提升班員的音樂及歌唱水平以回饋教會;也持續培訓副指揮,以指揮身分回饋各大專院校的詩班。 對外,詩班多年來主辦及參與不同類型的聖詩頌唱會、工作坊、講座音樂會等等,亦積極與不同教會交流、合作,在教會中推動粵語聖詩頌唱的文化。

Read More »

共鳴基督徒詩班2022聖誕頌唱會

今年共鳴基督徒詩班協同觀塘浸信會,以及幾間大專院校的詩班,於聖誕前的晚上舉辦了一場聖誕詩歌的頌唱會。 感謝觀浸同工,當日的音樂現可於YouTube上重溫。 我們希望未來日子會舉辦更多的音樂會、頌唱會以及不同類型的分享會,敬請留意共鳴基督徒詩班的網頁以及Facebook、Instagram等不同媒介的新消息。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sonanceChantersIG:https://www.instagram.com/resonance_chanters/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sonanceChanters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