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如若長羽翼,飛》’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盼望,如若長羽翼,飛》’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曲:Sarah Quartel
原詞:Emily Dickinson
粵詞:劉永生

《盼望,如若長羽翼,飛》歌詞取自19世紀美國女詩人狄金生(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的同名詩作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粵詞為劉永生所寫,樂曲則為積極推動合唱音樂教育及指導的加拿大女作曲家Sarah Quartel於2019年寫成的作品。

狄金生是位多產的詩人,在世時創作了約1,800首詩,但只有十餘首作品得到出版;至死後才逐漸備受重視,且被現代派詩人追認為先驅。早年於加爾文主義的教會背景下生活,但隨著成長並逐漸懷疑這個信仰傳統的意義價值,後來沒有再到教會聚會。雖然抗拒參與屬靈群體的事務,但詩人對聖經內容卻有著深刻的體會,作品總能巧妙地演繹抽象的信仰內容,顯出對信仰話題的關注。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最早見於狄金生在1861年的手稿合輯,可能是受18世紀聖詩文化影響而創作出的三節詩作。詩人運用奇思妙想,純熟地使用比喻,以「小鳥」來比擬盼望:棲息在人的心靈裡,並且總不止息;在最困厄的處境當中,不會向人需索分毫,使人的心靈感到溫暖。作曲家Quartel就運用音符和節奏的舖排跟詩詞互動,把鳥兒的特點呈現出來。樂曲的伴奏部分基本上以連綿的十六分音符貫串全曲,像小鳥般生動又俐落地拍翼不停;縱使遇上兇猛暴風、絕嶺寒冰、異駭洋海,小鳥依然無所畏懼,振翅飛翔。歌曲中段運用上揚的旋律,配以豐富的和聲,彷彿在提醒歌者要驕傲地呼喊:盼望仍在,即使在苦難中也要堅毅不屈!

「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羅馬書5:3-5)「盼望」能使人充滿積極的活力與勇敢的毅力;及至歌曲尾段,粵詞更把歌者轉化為展現盼望的主體,明確地讓歌者宣告要持守盼望,為樂曲更添意境。願人都帶著歌曲的激勵,常存冀盼,展翅高飛!